close
近年的學院內外吹起了一股「跨領域」風潮,諸多專門學群開始打破邊界,出走境外,尋找其他專業領域開展對談,甚或合作的可能性。同樣地,在藝術學群裡,不論是創作或是理論,也都感染了這股跨領域的風潮。然而,在2007年一月份的《今藝術》雜誌一篇名為〈跨越跨領域〉的專文中,許多的學者卻紛紛指出:「跨領域藝術」的美學表現或藝術合作方式,早在19世紀之際,即可在許多藝術流派中一窺端倪(註1),而梁莉苓老師更提出了「早在古希臘時期的劇場活動,就已經出現了跨領域藝術的行為」的觀點(註2)。承上所敘,可以得知:跨領域藝術並非一種煥然別新的前衛行動,而是一種有著歷史脈絡、血脈相傳,並且不斷進化嗣衍的連續過程。因此,如何在既有的歷史進程與文化根基上,思考『「當代跨領域藝術」的內涵究竟為何?以及如何繼續推動與發展,賦予其新時代的風貌』,似乎就成了今日藝術工作者需要著手深思研判的工作了。

「跨校際與跨領域創作工坊」的成立目標,就是試圖提供上述問題一些可能的解答。在為期一年的活動中,筆者參與了各種研討會議、藝術講座,同時也伴隨著成員們的創作歷程,進行訪談與觀察。而在陸續沉澱累積的紀錄中,深刻的體會到成員們在創作表現及思維觀念的急速轉變與日益茁壯,他們從自己過去的創作出發,嘗試結合有別以往的嶄新元素,實踐「跨領域」大膽而創新的逾越精神。此文將呈現幾位成員們在跨領域藝術創作上的著力,期能作為更近一步延伸討論的基石與起點。

吳垠惠在〈跨領域,當代藝術新希望?〉一文中提及,現今台灣跨領域藝術的發展有跨學門、跨業界、跨媒材以及藝術跨入社會等發展路線(註3),而此次參與計畫的藝術家們,大抵上也都將藝術創作擴展至上述的幾種,實踐了「跨領域藝術創作」的精神及內涵。計畫主持人謝鴻均自紐約留學歸國任教後,長年矢志於女性藝術的相關研究,從她早期的油畫平面作品中,可見得其對此議題的持續關注。2005年於國美館展演的《有影無影》中,她開始嘗試將光線及影子二種元素納為創作媒材,以二十一世紀的女性思維,再現並重新詮釋了希臘神話中,關於男女靈慾糾葛的隱喻。在《有藝思》中,她承續《有影無影》的媒材應用,結合自身對於「陰性空間」的體感,並擴及「母性系譜」的支脈,紀錄著從古至今,一種母親與女兒內外不可分割的親密情感。此外,她亦貫徹了游擊女孩的叛逆精神,以嘲諷半玩笑式的態度玩起了當代英雄與英雌的影像造擬。謝鴻均的藝術創作無論在議題或是媒材上,都隨著藝術家自身生命經歷的變化而產生轉向。另一位同樣以女性議題為創作材料的張凱惠,則使用了紀錄片的手法,展現了她對於身份認同與人權運動的主張,並且,她的影像紀錄,也以最直接而真實的方式,再現了攝影家眼前及內心所關懷的族群及事件,給予觀者一個視覺及感受上的衝擊。此外,張凱惠於近幾年,亦以身體力行,跨界至實際的社運與遊行,幫助各種邊緣發聲,因此,此次的作品亦能視為她在學院以外,以行動質問體之制精神的延續。還有一位創作上與女性議題有關的藝術家為辜詠文,辜詠文在她一手建造起來的泡泡軟棉空間中,為自己準備了一個得以休憩、思考、幻想甚至工作的私密基地。就像吳爾芙(Vriginia Woolf)所主張的-「女性要有自己的房間」那般(註4),她的空間給予藝術家甜美的滿足,順利的為自己安排了一個舒適的主體位置,遊刄於其間。以上三位藝術家放下了以往賴以創作的畫筆,以繪畫之外的表現方式跨出界線,她們所著力的內容,包括了父權批判、母性系譜、男女同志、陰性空間…等,皆與女性議題相關,而她們的當代思維,亦給予了日亦壯大的女性藝術研究,一種新的詮釋觀點與發展方向。謝鴻均在訪談中提到:「當代藝術的發展與推動勢必走向跨領域思維的多元路逕」,誠如「女性主義是複數的名詞」(即feminisms)(註5)。一樣,擁有繽紛繁雜的差異,才有創造出無限契機的可能。

將藝術實踐與社會活動結的藝術家除了張凱惠外,還有另外兩外三位成員-梁莉苓、李宜靜與黃甯。梁莉苓在2006年7月至10月間,參與了吳瑪悧所策劃的「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」,此藝術行動為一個「藝術介入生活的實踐」,梁莉苓在這段駐村期間,參與了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,並從自己的專長提出一套與社區居民產生互動的藝術行為或計畫。而在《有藝思》中,梁莉苓則使用影像及聲響等元素,表現她對人類內心,那塊混沌黑暗的陰影中,如何上演著「眼人獻曝」的時代新劇碼寓言。而李宜靜與黃甯共同創作的裝置作品,出發點來自對於一群生活貧、困物資匱乏的教會孩童的關懷,兩人將冰冷的LED燈賦予了人性光輝的溫暖,並以將動滑輪與靜滑輪的機械物理特性,讓作品產生漂浮移動的晃動感,熒熒耀動的在黑暗中綻放光明。而認領蠟燭的行動則讓觀者參與了作品,成為多數作者之一,從參與創造的個體,到互為主體的理念,使得藝術的開放性和創造性潛力,正好成了粘合生活縫細最好的媒介(註6)。三人的藝術創作與生命經驗緊密扣合,在訪談中,三人皆表示其對於藝術與生活結合的期許與努力,在三位藝術家的跨領域創作中,當代藝術便得以輕易地,跨入你我的,生活。

而蕭雅心、賴予喬、羅懿君三人的創作,亦各自另外結合了其他的專門領域。蕭雅心將在設計公司上班的經驗中,所學習到的視覺語彙及製作技術應用至作品裡,她在訪談中表示,在設計公司上班的經驗讓她體驗到另一種對於生活及創作的想望,正如她作品中待飛的竹蜻蜓一般,正準備翱翔至浩瀚無邊的藍天裡,盤旋,舞動。賴予喬一向以複合裝置作為藝術創作的表現手法,她的跨越除了出現在媒材的再開發外,也浮現在藝術家主動出擊吸納他者聲影的行動上。在穿透繩牆上投以影像,並結合聲音,賴予喬以最單純直接的疑問與他人的回答為內容,不同的回答與思路交織成多樣繁雜的絮語,就如同層層疊構的白色細繩般,彼此覆蓋,串結成歌,觀者於其作品前,聽見了別人的聲音,也看見了自己。羅懿君的作品則使用了各種特殊媒材,如發泡劑、廢棄鋁管、鳥類眼睛、保利龍球投影…等,玩起了擬態的視覺遊戲,她於訪談中表示自己致力於媒材的開發與組合,試圖創造擬造的生物體。在羅懿君的妙手下,無生命的物質被賦予了生命,在各處緩緩蠕動,刺激著觀者的視覺。以上三位藝術家都在尋找各種能夠繼續開發的媒材及觀念,雖然有些媒材是第一次的嘗試使用而顯得不夠純熟,然而,跨出了框線,跨出了自我之後,還憂心有什麼克服不了的難題嗎?

以上幾位藝術家的跨領域創作打破了以往創作的慣習,並讓思維遊歷各種議題,找尋著力點,迸發豐沛的創作能量,完成大膽新穎的作品,跨領域的精神流竄其中,作品令人驚艷也令人讚賞。他們的行動豐富了「當代跨領域藝術」的內涵,同時也埋下了種子,讓後續的發展得以有機會破土萌生。而「跨領域藝術」未來的走向為何?由於每件作品及藝術表現都是有差異的,空間與資源也都是會變動的,因此在筆者眼中,「跨領域藝術」是不停變化的,每一次的時空轉換就會有不一樣的風貌出現。或許,我們永遠不需去定位「跨領域藝術」,也不需費心擔憂其未來的發展為何,因為,我們永遠都在流動,永遠都會在不經意的動作中,發現驚喜。


(註1)林宏璋編,2007,史蒂芬‧萊特(Stephen Wright)、吳瑪悧、吳垠惠、楊書寒、吳嘉瑄 著,〈跨越跨領域藝術〉,《今藝術》,129期,pp.98-113。
(註2)2007年2月8日「跨校際與跨領域創作工坊」讀書會。
(註3)吳垠惠,2007,〈跨領域,當代藝術新希望?〉,《今藝術》,129期,pp.107-110。
(註4)Virginia Wolf, 1993, A Room of one’s Own and Three Guineas, London: Penguin Books.
(註5)顧燕翎,2006,《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》,台北:女書,pp.I-XIX.
(註6)吳瑪悧,2007,〈以藝術粘合生活的縫細〉,《今藝術》,129期,pp.104-116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riij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