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
閱讀《不存在的女兒》的心情是心痛鬱悶的。 

書中的人物在各自的生命歷程中,都存在著莫大的壓抑與心傷,每個人都在奮力的找尋生命的出口,想要逃出這口滿是細刺的命運之網,但掙扎的結果只讓他/她們越陷泥沼,向下沉淪。更令人難過的,是他/她們無盡悲傷的根源,其實是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愛,愛情、親情、友情等,種種理應是溫暖甜蜜的情感,卻在他/她們的造化下成為令人窒息的懊惱、悔恨與悲情,而這些痛苦的總和,只來自於一個個人的自私決定。這個決定在時間與境遇的推移下,逐漸擴大滋生,它影響並造就了更多的決定,這些決定將書中的人物推向了暗谷深淵,落入了冰冷深海,每個人都想呼吸求生,卻遲遲等不到那一口希望的生氣,只能在絕境中各自喘息,強迫自己繼續前行。因此,我常常讀到某個段落便感到揪心刺痛,每當這跟刺穿破過我的心房時,我就必須把書本暫時放下,用力的吸幾口氣,彷彿是在為書中的人物掙得一口維生的氧氣。 還好,作者是慈悲的,儘管小說的基調是哀傷心碎的一片黑暗,作者終究溫柔的在故事的尾端為我們點亮一絲幽微的光明。當步履在悲傷的盡頭而無路前行時,只要回過頭,移個身,轉個念,就忽然明白原來是「摯愛/窒礙造就了窒礙/摯愛」這個無限迴圈的道理,當能夠體悟參透到這個看似矛盾卻又合理的規則時,我們便明白,生命的道路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般困難。 

在《不存在的女兒》中,我看見了得到與失去的同行共走,也看見了絕望與希望的同存共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riij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